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150°时即为处暑。历书云:“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月令七十二集解》中指出:“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了。
处暑有哪些风俗?
1、迎秋游
处暑前后的风俗大多与祭祖、迎秋有关。此外,在处暑之后,秋天降临了,这是一个绝佳的郊区远足时间,能欣赏从夏天到秋天的逐渐变化的风景。俗话说“七八月看巧云”,即为“游秋赏秋,美不胜收”。
2、吃鸭子
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的说法,鸭肉的味道很甜,而且是“凉”性的。因此,在中国有处暑期间吃鸭子的悠久传统。鸭子的烹饪方法也很多种,如水煮鸭片、柠檬煮鸭、姜笋炒鸭、烤鸭、荷叶蒸鸭等。
3、煮凉茶
从唐代开始,凉茶就很受欢迎。每年处暑时节,家家户户都有煮凉茶,到中药店请药师开处方,然后在家煮凉茶。
4、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是收获季节的开始。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浙江省东海沿岸的一些地区都会举行开渔节。它被固定在禁渔期结束的那天,以庆祝渔民再次出海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