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是在1995年12月1日开始执行的,在之前是没有公摊这个说法的。
公摊面积到底指什么
公摊面积是指房屋公共部分面积,不在购房者入户大门之内,比如楼梯间、电梯,及入户前室等。公摊面积根据户型不同面积比例不同,多层楼梯房公摊比电梯房公摊少。电梯公摊最少都大于15%,有的还达25以上!
什么是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是一栋建筑的总公摊面积与总套内建筑面积的比例。公摊系数需要注意的是它只针对单一建筑,不是所有建筑的公摊系数都一样的,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公摊系数。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 套内墙体(柱)面积 阳台面积
不可计入的公摊面积有: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变(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每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
公摊面积怎么计算?
分摊公用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公用建筑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公用建筑面积=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
注意事项
高层楼房的分摊面积要大于多层的分摊面积。一般来说,高层的分摊系数在0.18~0.26之间,多层的分摊系数在0.11~0.16之间。这位专业人士也强调,每个楼盘,要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关配套情况来定,没有限定的范围,因此房屋的公摊面积要以实地测量为准。